农作物所需的“第一养分”是什么元素?
农作物所需的“第一养分”是什么元素?
很多人,特别是农民朋友都会认为是“氮N”“磷P”或“钾K”!
不!
大量元素:碳、氢、氧、氮、磷、钾。“碳”是排在第一位的。
人们普遍认为最大量元素是氮,而不注意“植物营养之桶”存在最宽的“短板”——碳。多年来肥料界呼吁“均衡施肥”以修补各种营养“短板”,而不注意最宽的“碳短板”。
到底什么是“碳”?
我们的地球被称为碳星球,因为在这个星球所有的生命体中,碳是基础元素,由碳为框架形成的有机质是生命的基础物质。
那么什么是碳呢?
首先说说碳源的定义:凡是能为微生物提供生长繁殖所需碳元素的营养物质叫做碳源。在自然界,糖类,脂肪酸,石油等含碳的有机物称为有机碳源。二氧化碳,碳酸氢钠等含碳的无机物称为无机碳源。
我们通常把水溶性有机质称为有机碳肥。有机碳肥以有机废弃物为原料,经生物发酵或化学分解成粒径在800纳米以下的小分子水溶有机碳,可被植物和微生物直接吸收利用,无需转化,见效快、肥效高。也就是说所有的水溶性有机碳都是最好的有机肥。
碳元素对植物的重要性
植物碳养分包括植物物质积累中的碳和植物生长过程新陈代谢消耗的碳,占植物必需总养分的50%以上。碳养分形成植物有效组织的“碳框架”,将各种矿物质元素组合于其中而形成有机质。碳是名副其实的生命之源,生命之本。所以碳元素应定义为植物必需的基础元素,而不应并列在N P K等“大量元素”之中。
千百年来由我们的先辈用堆肥和秸秆还田形成的土壤中的碳库(有机质),在我们30年的化学种植模式中消耗一空!时至今日,我国耕地平均有机质含量只有2.08%,而且还在以每年0.05个百分点下滑,此势头若不遏止,再过20年我国大部分耕地有机质含量将下降到危线——1%以下,这是荒漠化的土地。土壤板结的原罪不是化肥而是——有机质匮乏。
土壤肥力分成三种:有机肥力,化学肥力,生物肥力。
碳养分是土壤三种肥力的基础物质。土壤缺碳使三种肥力,使微生物失去能源而不能繁殖,这是土壤板结的根源,也是化肥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
土壤缺碳导致耕地贫瘠化,造成农作物根系衰弱、亚健康、光合作用能力差(低产),这就是农作物的缺碳病。缺碳病又削弱了防病抗逆机能。因此缺碳病造成我国农业损失超过农作物其他任何一种病害。农业要上新台阶,粮食要安全,最大的提升空间在于补碳。
农作物缺碳会导致作物根系衰弱甚至腐根,早衰、亚健康、易倒伏、叶绿体发育不正常、防病抗逆机能差、产量低、品质低下,果实发育不正常种质退化等。
长期的“碳饥饿”和反复的碳“透支”,就形成农作物的“缺碳病”。
缺碳间接造成农作物的病害
01
土壤板结和药害
有效碳不仅是良好的土壤改良剂,可以解决土壤板结的问题,而且,有机碳化合物还是良好的解毒剂。由于除草剂和其他农药直接施到土壤,使土壤微生物受到极大伤害。如果向土壤施用足量的有机肥或者液态碳肥,可以减轻农药的药害,在相当程度上减轻微生物的损失。
所以缺碳等于任凭土壤板结和药害肆虐而束手无策,使农作物失去良好的土壤生态而导致出现病弱株严重等现象。
02
化肥的负面影响加剧
有机质缺失,化肥对土壤板结影响的烈度就更加凸显。而有机质丰富,化肥被利用率大大提高了,化肥残留于土壤中的硫酸根、氯离子、亚硝酸盐等物质会因转化为水溶有机化合物,以及丰富的土壤微生物的多重作用而无害化,使土地可以永续耕作。
03
重茬症
作物“重茬症”并不直接是由哪种病毒或病菌引起,而是由于营养严重失衡,根系十分衰弱和土壤微生态系统极不正常等因素综合造成的某些作物严重的“亚健康”现象。
在许多情况下,水溶有机活性碳的供给,不但提供了碳元素,而且把那些土壤中难溶的矿物质营养也活化输送进植物,也即补充了碳,其他营养失衡问题的不利影响会减轻,作物根系问题,土壤微生态问题都会好转。所以作物“重茬症”必定会有缺碳的因素存在。
缺碳病造成损失和严重后果
01
早衰
这是缺碳病引起的直接的也是最大的危害。
早衰不但使农作物生育年龄(或采收期)缩短,总产量大幅下降,还造成农产品品质劣化。
02
直接病害
农作物哪些病害是由于“缺碳”直接引起的,这是一个大课题,有待分门别类继续进行研究。目前可以确定的有:
1、阴雨天发生的黄叶和落叶。这一症状一直被误认为是“水浸”。
2、对环境胁迫和药害肥伤缺乏抵抗力的弱株。
3、植株虚长、营养积累不平衡和叶绿素不足的“失绿症”。
4、水稻倒伏。许多专家认为水稻倒伏是由于缺钙、缺硅。不错,只要是倒伏的水稻,都可以检测出含钙含硅量不足。但是支撑水稻茎秆的木质素和纤维素的最主要成分是碳,缺碳才是水稻倒伏的根本原因。另外,缺碳还导致钙和硅的被吸收率低。
03
食品质量问题
食品质量差,甚至损害人类健康,这也是农作物的一类病,我们可称之为“食品质量病”。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是农药残留,这是大家都容易理解的“食品质量病”。
而偏施化肥(也即缺碳)的确使食品口感差,这大家能理解,但怎么也会引起“食品质量病”呢?
植物所需的矿物质营养由腐殖土中的有机酸和植物根部分泌的有机酸对地表矿物岩石进行溶融,从中分解出所需的矿物质营养与有机酸形成有机化合态被吸收入植物内部,这是一种富含有机碳的有机无机全营养系统,这就是原生态植物营养的真面目。
正由于岩石和风化物中矿物质营养含量低,溶解难,所以植物在原生态环境中生长速度不及人工培植,但一般都显得健壮而少病害。
但在化学农业生态中,有机质严重匮乏,而矿物质无机营养却充足供给,这使农作物营养积累的成分不协调,作物新陈代谢就会产生原生态状态下不曾有的异变物。久而久之就使作物的基因表达不充分,不完善,这就产生了亚健康和物种退化。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转载意在传播更多的知识,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