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Article details

亚健康土壤有哪些?

                                           亚健康土壤


生态粮仓建设就是提高耕地的“健康”水平,不仅要保障耕地“体壮”,生产能力高,而且要保障耕地“没病”,土体无污染,同步实现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无论是粮食安全工程,还是食品安全工程,其治本之策是抓源头建设,只有狠抓耕地质量工程建设的源头,保证土地健康,才能建成生态粮仓,这就要对耕地进行健康“体检”。

耕地健康“体检”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我国耕地进行全面普查与诊断,查清健康土地、亚健康土地和不健康土地的面积、比例及分布,并建立土地健康档案。健康土地是指“体壮无病”的土地,既能保障高产稳产,又没受任何污染,符合生态粮仓建设的要求。不健康土地是指“体壮隐大病”的土地,即使高产稳产,但因其受到污染,生产的粮食不可食用。由于其形象好,口感好,肉眼不能识别,所以隐患很大,只有通过检测才能发现。

亚健康土地包括三种类型一是“无病体不壮”的土地,即土地没受污染,但属于中低产田,生产的粮食可以放心食用;二是“体壮有小病”的土地,即土地能获得高产稳产,但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三是“体弱有小病”的土地,即受到了不同程度污染的中低产田;后两类耕地生产的粮食必须经过检测。

作者:於忠祥(民革中央“三农”委员会副主任)

来源:《 人民日报 》( 2014年01月8日 ),人民日报建言:抓好土地健康体检

0ca18ad426648323ef8bc3d41eadaa1.jpg


1

土壤物理性状的恶化

土壤的一个物理结构叫做“土壤团粒结构”,即土壤是由一个小团一个小团构成的,形象来说就像蚯蚓粪一样。好的土壤团粒结构既通气,又保水保肥,而且还有抗旱的作用。

但是土壤团粒结构特别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包括人为的破坏。

比如,浇水次数过勤、浇水过多,或者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喷洒某些化学杀菌剂,尤其是除草剂,都会破坏土壤团粒结构。

如果团粒结构受到破坏,构成它的小分子团就不存在了,土就成了面儿状的,堆积到一块,就容易造成土壤的板结。很多农民以为土壤板结就是单纯的土壤变硬了,实际上是因为土壤物理结构遭到了破坏,才造成了板结。

2.jpg



2

土壤化学性状的变化

(1)土壤酸化 

正常中性的土壤pH值大概在7左右,不同地区土壤pH值不同,以河北土壤为例,应该是中性偏碱,pH值7-7.5左右。

而我们现在使用的化肥大部分都是酸性的,尤其是一些小厂家生产的化肥质量不过关,酸性程度更严重。

土壤pH就是指土壤的酸碱度。酸碱度的量程为0至14,依据pH从小到大分别为酸性、中性和碱性。土壤过酸或过碱作物都无法健康成长。所以土壤酸碱度相当重要!

(2)土壤盐渍化

根系不能正常吸水,影响蔬菜植株生长,严重的时候可以说蔬菜就像种在盐水里一样,出现淹根、死棵。

盐离子之间会产生拮抗,影响蔬菜对各种元素的吸收利用。

3.jpg


3

土壤生物性状的恶化

土壤中富含微生物,各种微生物之间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健康的土壤生物性状是比较好的,有害菌群和有益菌群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

当我们不断种植,不断加入化学肥料,土壤中微生物菌群开始慢慢失调,即有害菌的数量越积累越多,有益菌的数量越来越少。

随着种植年数的增加,根部病害会发生会特别厉害,作物产量和品质下降,到最后即使再怎么施肥,产量也上不去。菜农往往只注重施用化肥,而没有关注到土壤生物性状的一个活化,土壤生物性状的恶化是导致作物减产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4.jpg


4

土壤板结

第一步,根系坏死

作物根系在土壤当中需要呼吸、需要氧气,土壤板结会影响通透性,如果再加上浇大水,水会把土壤当中的氧气压出来,根系得不到呼吸,就会出现沤根,根系也开始坏死。

第二步,根系越来越浅

作物到生长中期的时候,根系坏死的速度会超过根系生长的速度,根系会出现早衰,也就是根系越来越浅。(比如棚菜番茄、黄瓜的根系就只能往下扎10公分左右,而更多的是变成侧根,顺着地膜往两边生长。如果把根系挖出来,看着也挺长,实际上以侧根为主。)

第三步,影响作物吸收水肥能力

根系过浅就会影响了作物吸收水肥的能力。当我们进行随水施肥的时候,不管是沟灌还是大水漫灌,如果地上部浇15公分的水,正常的壤土,水分能够渗透到50公分左右。(就是说一次浇水施肥,距离土壤50公分之内,既有水又有肥。)

但是,如果土壤板结根系下扎受限,这样作物可能吸收的只有10公分左右养分和水分。这就导致了作物出现缺水缺肥的症状。其实我们施的肥并不少,灌的水也不少!只是没有吸收而已。

土壤物理性状、化学性状、生物性状及土壤板结相互影响,当土壤板结时再用肥料,土壤盐渍化、酸化就更严重,生物性状也随之恶化了。所以作物长不好,不是你用肥少了,而是土壤生病了。


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