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是全球第三大重要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极广。“空心”是马铃薯最普遍的一种生理病害,它严重影响马铃薯的加工品质,尤其是炸条、炸片,一定程度上也影响鲜薯品质。造成马铃薯空心的原因是什么?该如何防治?
1 病害症状
首先,马铃薯块茎空心,是一种生理性病害,不是由病菌侵染造成的,不会传染。马铃薯空心一般是在块茎的髓部,外观来看没有任何症状,切开之后,会发现靠近块茎中心有空心,一般发生在块茎较大的马铃薯上。它的空心一般呈星形放射状或扁口形,还有部分会有几个空洞一起连接在一起,洞壁呈白色或棕褐色,而且在空心前,内部组织会呈水浸状或透明状,一般这种马铃薯是不能食用的。
2 发病原因
1、水分不均匀。在马铃薯块茎膨大期间浇水过多,或者马铃薯块茎膨大前期土壤干旱,后期突然浇水或降雨,使块茎大量吸收水分,急剧膨大,而块茎中的干物质不能得到完全填充,从而引起空心。
2、营养不足,钾钙等缺乏。缺少钾元素会使马铃薯块茎中的营养物质运输缓慢,养分得不到及时补充,也容易发生空心现象。
3、种植密度结构不合理。比如株距过稀过密,田地整体植株发育不均衡,也会使空心率增高。
4、品种问题。空心现象与品种也有一定的关系,每个品种面对环境变化而做出的表现都有不同。
3 防治措施
1、选取空心率低的适宜本地区种植的品种;
2、合理密植,缩小株距,减小缺苗率,保持群体结构的良好状态;
3、加强肥水管理,在马铃薯块茎膨大时,保持水分的均匀供应,不宜久旱或过量的浇水,雨后及时排水;
4、在块茎膨大时,增施适量的钙、钾肥,加快营养物质的运输,使植株营养面积均匀,促进块茎生长膨大,适时中耕培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