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Article details

马铃薯黑痣病及其防治措施

马铃薯黑痣病又称“马铃薯立枯丝核病菌、马铃薯褐色粗皮病、马铃薯茎溃疡病”,是一种土传真菌性病害。主要表现在马铃薯的表皮上形成黑色或暗褐色的斑块,即黑痣病菌核。在马铃薯种植区黑痣病日趋严重,且发病较为普遍,一般可造成马铃薯减产15%左右,个别年份可达全田毁灭,严重影响了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

1.jpg


1 危害症状


01 幼芽症状

主要会出现一些病斑,呈黑褐色,这就会导致内部组织的生长点坏死,同时阻碍了幼苗的正常生长发育,有的虽然也会在基部上再生出嫩芽,但普遍都会发生腐烂,最终出现缺苗或出苗晚的现象,进而减弱幼苗的长势。


02 茎部症状

主要是在茎干的茎基部出现斑点,一般为褐色,呈凹陷状,长约1~6cm。患病部位常被紫色菌丝层覆盖,严重的的会生出菌核,然后菌核会逐渐的扩大,直至茎基全部呈黑色,且表皮开始腐烂,接着由于茎基组织受损,阻断营养物质的输送,而导致叶片枯黄,最终覆倒死亡,这时通常会出现气生块茎。


03 块茎症状

块茎发病,一般会出现菌核,这些菌核大小不等、数量不一致、且形状也不相同,有块状或片状、散生或聚生的,共同点是都紧紧的附着在表面上。但有的由于受到病菌侵染可能出现破裂现象,或者出现锈斑,更有甚者会在贮藏期发生腐烂。


2 发病规律


01  传播途径

病原以菌核在病薯块上或土壤中越冬,其一般会存活2-3年在土壤中。带菌种薯会成为传染源来侵染次年的马铃薯,同时还是进行远距离传播的最主要路径。病菌侵入的主要手段的直接或者经伤口侵染其幼芽,导致幼芽的病变,最终造成病苗;到了生长期,主要是因为灌水、昆虫和农事操作等对植株造成创伤而被病菌侵入;生长后期,产生菌核越冬。发病的高峰期,一年中有2次,分别为:苗期至现蕾期;开花期至结薯期,这两阶段要最好防御。

2.jpg


02  发病条件


菌核在8~30℃皆可萌发,菌丝发育最适温度23℃,田间发病程度与春寒及潮湿条件密切相关,播种早或播后土温较低的情况下发病重,低洼积水田易于发病,分生孢子萌发适温为26~30℃,当叶面结露或有水滴时,有利于分生孢子萌发和入侵,尤其连续阴雨或湿度高于70%,此病发生严重甚至流行。连作年限越长发病越重,前茬为茄科作物,发病率高。


03 品种间抗性差异

品种不同,抗病差异悬殊。荷兰薯、V7、费乌瑞它、布尔班克发病率低,抗病性强。大西洋、夏波蒂发病重,抗病性差。


3 绿色防控措施


01 转作倒茬

因为菌核可以长期存活在土壤中,所以要采取倒茬种植,最好与小麦、玉米、荞麦、大白菜、胡萝卜及豆类等作物倒茬,实行3年以上转作,避免重茬种植。


02 选用抗病品种

最好是选用具有抗病性较强的且具有优良性状的品种。目前生产中抗病性较强的品种有荷兰薯、冀张薯3号、冀张薯8号、费乌瑞它、布尔班克等。


03 选用无病种属

建立无病留种田,培育无病壮苗,采用无病种薯播种。


04 加强田间管理

如果在田间发现了病株,要及时除掉,并对病穴进行消毒,通常撒入生石灰来消毒。还要对地块进行合理选择,要挑选地势平坦、易排涝的田块,这样可以使湿度即适当降低。增施有机肥,生长过程中多施钾肥,增施有机肥,以提高马铃薯的自身抗病性。适时晚播和浅播,以提高地温,促进早出苗,减少幼芽在土壤中的发育时间,减少病菌的侵染。未成熟收获,在马铃薯成熟前14天割秧后收获,有利于减轻黑痣病的发生程度。

3.jpg



05 药剂防治

种薯处理:为防止种薯带病和土壤传染,每播种100个薯块用20%甲基立枯磷乳油30~50mL、24%噻呋酰胺悬浮剂30~50mL或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适乐时)100~200mL等药剂稀释后拌种。


药剂沟施:种薯播种后覆土前,用25%嘧菌酯悬浮剂喷施薯块和土壤,每667m-用量60~80mL,然后覆土。


生物防治:细菌中芽孢杆菌属、链霉菌属、假单胞菌属及真菌中粘帚霉属、木霉属等对马铃薯黄萎病、疮痂病、黑痣病及线虫有较好的抑制作用。